【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生活污水處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存在問題與建議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鄉鎮人口聚集,用水量隨之增加,而水資源的日益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水量的減小,流速減緩,水的自然凈化功能減弱,污水處理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舉措。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由于地處秦巴山脈,又是國家級貧困縣,地方財政收入有限,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中資金投入不足、管網建設滯后、專業人員缺乏及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全縣水污染防治形勢非常嚴峻。 一、建設及運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面有限。旺蒼縣為國家級貧困縣,地方財政收入十分有限,“十二五”期間,全縣共計投入財政資金2375萬元,35個鄉鎮中僅14個鄉鎮建有污水處理站,而全年需處理污水520萬噸,因設施水毀、污水收集管網不配套、運行費用缺乏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導致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較為不高。 2、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滯后。管網建設的資金投入比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投入要大的多,加之旺蒼縣地處秦巴山脈,地形地貌復雜,管網的鋪設難度大,資金的需求量更大,即使有上級政府補貼,鄉鎮一級的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仍困難重重,污水的收集度低,建好的處理廠利用率更低。 3、污水處理運行費用很難做到及時足額到位。污水處理費用嚴重不足,導致污水處理廠難以做到穩定運行。目前僅縣城用水收取了污水處理費,開征鄉鎮污水處理費除了政策的制約外,老百姓的心理接受和經濟承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數,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只能完全依賴財政的投入。 4、員工隊伍綜合水平不適應實際工作需求。受鄉鎮自身發展水平、地理位置、交通條件、薪酬待遇、工作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目前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人員多從所在地常住人口中聘用或社區負責人兼職,員工學歷低,未接受專業培訓,員工嚴重缺乏管理經驗,設備的使用、維護、藥品的投放憑感覺,出水水質難以保證。 5.監管不到位。目前,鄉鎮污水處理站運行費用主要是同級政府財政籌集,同時日常運行接受同級政府環保部門的監督。由于財政資金不到位,給環保部門的監督帶來了困難。這樣的監管很難做到能真實反映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行情況,難以保證節能減排指標的真實性。 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強化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的舉措,城鎮的規劃發展、產業調整充分考量環境的承載力。落實水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環境質量每年做一次環境質量報告書,向社會通報水環境質量,水源地、地表水水質狀況,保障公眾對水環境的知情權,自覺接受到公眾的監督,同時營造人人關注水環境,人人保護水環境的良好氛圍。 2、盤活已建成的污水處理站。甄別未運營的原因,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方案,落實限期整改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對其中玩忽職守、不作為、亂作為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3、 積極組織人員培訓。環保部門應加強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提高運營人員的管理經驗及操作水平,做到人員的學習培訓制度化、規范化。 4、加強對已建成污水處理實施運行地監管。環保部門對各鄉鎮要加大巡查和指導力度,協助鄉鎮解決設備運行中的技術問題,嚴禁虛假運行及填報虛假數據,確保水質達標排放。 5、加快配套污水管網的建設,充分發揮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效益。保證鄉鎮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后的實際處理負荷,在一年內不低于設計能力的60%,三年內不低于設計能力的75%。 6、應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產業模式,保證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目前包括縣污水處理廠在內的污水處理運行均是事業單位的模式,在運營上可以多方位的探索,打造培育污水處理的企業,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扶持,摸索出適合實際情況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