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進入“十四五”規劃的環保產業,這幾大主題開始浮現6月5日,在世界環境日之際,以“我是藍天保衛戰的參與者”為口號,生態環境未來發展藍圖引起了特別關注。 “以綠色發展成果突出綠色發展,提高整體發展質量。”生態環境部長李干杰在最近舉行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9年年會上表示。從2021年到2025年,“這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期,也是污染防治分階段勝利和美麗中國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 對此,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任勇也持同樣的觀點。任勇“在上述GCC會議上也指出,“從總體質量目標看,我國2020年全面改善后,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應是一個新的升級階段。同時,也是2035實現根本性改善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說,在2021年開始的下一個“五年計劃”中,中國經濟仍將以綠色發展為背景,把綠色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在政策支持方面,尤其要進一步發揮生態環保作用,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繼續推進新舊動力轉化。今后,將相對重視制定標準和具體的管理政策,并將更多地擴大到標準建設、流程指導、監督和評價等領域。與綠色消費一樣,它將被視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并被納入“十四五”國家規劃。同時,放寬綠色產品和服務市場準入,鼓勵各類資本投資綠色產業,利用互聯網促進綠色消費。 如何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雖然過去五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但結果并不穩定,仍有很多次迭代。 “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將繼續發展,但污染排放仍處于高峰期,生態環境壓力仍處于較高水平。這主要是由于工業污染的固定來源。例如,鋼鐵,水泥和火電等工業產品的增長仍處于攀升階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上述油田的污染排放量仍將達到1000萬噸左右。在這種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克服環境污染? 同時,擴大環境質量改進指標的內涵。特別是水、土壤、空氣等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常規污染與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將突出一些新的環境問題。具體來說,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垃圾分類系統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將繼續成為未來環保產業的增量空間,而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和預警系統的建設將覆蓋G陸、海、空、地一體化將延續以往“小陽春”的高趨勢。 這也意味著,即使在“十四五”計劃中,已經有1萬億投資規模的環保產業也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2018年,中國在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方面的投資同比增長43%,同比增長19.1%。根據中國環保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同期環境保護產業的增長率遠高于國民經濟的增長率。到2020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的總收入有望超過2萬億元。 從投資角度看,國內知名券商預測,包括七大運動和土壤污染治理在內的環保總投資需求已超過4.28萬億元,投資直接用于購買環保產業和服務約1.68萬億。在短期內,隨著污染防治的不斷推進,融資環境的改善和許多環境經濟政策的加速,環保產業將在2019年的新一輪發展周期中處于領先地位。更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運營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看好環保部門當前運營資產的投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