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造紙廢水處理與資源化造紙廢水處理一直是行業關注的重點之一,如何在新的政策下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重效益值得我們思考。本文將主要從技術角度介紹造紙廢水的處理問題。 造紙廢水按其產生環節分為制漿廢液、中段水和紙機白水。制漿廢液通過常規的堿回收工藝可以得到回收利用;紙機白水通過氣浮或多盤真空過濾等處理后可直接回用于生產;通常所說的造紙廢水主要指的是中段水,它含有木素、半纖維素、糖類、殘堿、無機鹽、揮發酸、有機氯化物等,具有排放量大、COD高、pH變化幅度大、色度高、有硫醇類惡臭氣味、可生化性差等特點,屬于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為有效控制造紙行業帶來的水環境惡化和緩解水資源日趨緊缺的局面,世界各國不斷加大對造紙行業的環境執法力度,既要求排放廢水水質達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達標,又要對噸產品新鮮水用量進行控制。 造紙業是傳統的用水大戶,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日益面臨水資源短缺、原料匱乏的問題,而另一方面,水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目前我國造紙工業廢水排放量及COD排放量均居我國各類工業排放量的首位,造紙工業對水環境的污染最為嚴重,它不但是我國造紙工業污染防治的首要問題,也是全國工業廢水進行達標處理的首要問題。據統計,我國縣及縣以上造紙及紙制品工業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總排放量的18.6%,其中處理排放達標量占造紙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49.3%,排放廢水中COD約占全國工業COD總排放量的44.0%。近年經多方不懈努力,造紙工業水污染防治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紙及紙板產量逐年增加,但排放廢水中的COD卻逐年降低。由此看出,造紙工業初步實現了“增產減污”的目標。但目前造紙行業約占排放總量50%的廢水尚未進行達標處理,廢水污染防治任務還相當繁重。 制漿造紙廢水是指化學法制漿產生的蒸煮廢液(又稱黑液、紅液),洗漿漂白過程中產生的中段水及抄紙工序中產生的白水,它們都對環境有著嚴重的污染。一般每生產1t硫酸鹽漿就有1t有機物和400kg堿類、硫化物溶解于黑液中;生產1t亞硫酸鹽漿約有900kg有機物和200kg氧化物(鈣、鎂等)和硫化物溶于紅液中。廢液排入江河中不僅嚴重污染水源,也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如何消除造紙廢水污染并使廢液中的寶貴資源得到利用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的工作,應當受到重視。 根據物質守恒原理,產品中物質總量與廢物中物質總量之和是一定的,等于原料中物質總量。可以說,污染物也是原料存在的一種形式,只不過這種存在形式使可利用資源量減少,損害了人們的經濟利益,也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由于物質是可以轉化的,只要措施得當,存在于污染物中的物質就可能變為可以被利用的形式。因此,人們一直在尋找有效、合理處理制漿造紙廢水的方法,并盡可能多的對處理后的廢水和廢水中所含的有用物質進行資源化利用。
上一篇MBR污水處理工藝的特點下一篇煤化工常用廢水處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