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污水處理有哪些異常指標?怎么控制?污水處理有哪些異常指標?怎么控制? 大家知道污水處理有哪些異常指標嗎?并且要怎么控制呢?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異常指標,那么,我們可以從pH值、進水溫度、原水成分、食微比(F/M)、溶解氧、活性污泥濃度(MLSS)、沉降比(SV30)、污泥體積指數(SVI)、回流比這9個角度進行分析與控制,以便能解決好污水處理中所出現的異常,最后保障工程項目的正常運行,為企業創造利益,為環保做出貢獻。 1、pH值 在實際調節過程中pH值寧愿偏堿而不要偏酸,主要因為偏堿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2、進水溫度 水溫高則影響充氧效率,溶解氧難以提高經常是由于這個原因;溫度過低(一般認為低于10℃影響明顯)則絮凝效果變差明顯,絮體細小、間隙水渾濁。 3、原水成分 原水成分變化對活性污泥的會有影響。 4、食微比(F/M) 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與微生物數量關系的一個比值。運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養多少微生物。 5、溶解氧 運行中的溶解氧監測主要依靠在線監測儀表,便攜式溶解氧儀和實驗測定,在出現容氧異常時,應在曝氣池中采取多點采樣的方法通過測定曝氣池不同區域的溶解氧濃度,來分析故障原因。 6、活性污泥濃度(MLSS) 活性污泥濃度是指曝氣池末端出口混合懸浮固體的含量,用MLSS表示,它是反映曝氣池中微生物數量的指標。 7、沉降比(SV30) 活性污泥沉降比應該說在所有操作控制中具備參考意義。通過觀察沉降比可以側面推定多項控制指標近似值,對綜合判斷運行故障和運轉發展方向具有積極指導意義。 8、污泥體積指數(SVI) 污泥體積指數SVI=SV30/MLSS,SVI在50~150為正常值,對于工業廢水可以高至200。活性污泥體積指數超過200,可以判定活性污泥結構松散,沉淀性能轉差,有污泥膨脹的跡象。當SVI低于50時,可以判定污泥老化需要縮短污泥齡。 9、回流比 回流比在正常情況下的調整操作,正面作用并不明顯,但是在污泥系統故障時的應急調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