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海口市1019個自然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月15日,秀英區西秀鎮榮山村半地埋式污水處理站,四周種植著竹子、椰子樹,綠意盎然,靠近可聽到輕微的機器運轉聲。村民洪曉波告訴記者,這是污水處理站對村里的生活污水正在進行處理,“生活污水通過管道送到污水處理站,經過處理,污水變成清水,村里環境也變好了。” 目前,榮山村半地埋式污水處理站是全市最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規模600噸/天。“排出的尾水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可用來作為景觀河道的生態補水、澆灌農田。”污水處理站工作人員英高超用瓶子裝上尾水向記者展示了凈污效果,只見排出的尾水已很清澈。 海口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加快項目建設,持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去年12月底,累計已完成1019個自然村,自然村治理率為46.06%。 市水務集團永卓公司工程師符策武介紹,針對農村居住相對分散、生活污水排放點多面廣等特點,海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主要分為接入市政污水管道、集中處理,分散處理、“大集中+小分散”處理模式等。對滿足接入市政管網要求的村莊,污水通過管網收集后,優先納入城鎮市政污水管網收集系統輸送至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對村莊人口多、村莊建設較集中的,采用鋪設污水管道收集、集中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對居住分散、常住人口較少的村莊,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罐的方式進行單戶分散處理。 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2022年,全市新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232個,累計已完成自然村治理率為46.06%,較2021年度治理率35.6%提高10.46%,超額完成任務目標。今年,海口計劃完成225個自然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達到55%以上。(新浪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