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污泥容積指數SVI與污泥負荷Ns的關系污泥指數又稱污泥容積指數(SVI),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標。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沉淀后, 相應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 單位mL/g 。即: SVI=混合液30min沉淀后污泥容積(mL)/污泥干重(g) ,即SVI=(1L混合液30min靜置沉淀形成的活性污泥體積(ml))/(1L混合液中懸浮固體濃度)=SV/MLSS。 SVI值能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80~150之間。 SVI與污泥負荷Ns之間的關系在污水廠運行中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污泥負荷Ns介于0.5~1.5KgBOD5/(KgMLSS·d)區段時,SVI達到最高,污泥沉降性能不佳,屬于污泥膨脹高發區,因此應避免采用這一區段的污泥負荷;Ns介于1.5~2.5KgBOD5/(KgMLSS·d)的高負荷區段,將加快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度與活性污泥增長速度,降低曝氣池的容積在經濟上比較適宜,但處理水質未必能夠達到預定的要求;Ns<0.5KgBOD5/(KgMLSS·d)的低負荷區段,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和活性污泥的增長速度都將降低,氧化溝的容積增大,建設費用有所增高,但是處理水質能夠達到要求。 版權聲明: 1:本站所有內容均由互聯網收集整理、上傳,并且以計算機技術研究交流為目的,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存在任何商業目的與商業用途,如描述有誤或者學術不對之處歡迎及時提出,不甚感謝。 2、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上一篇PH值對絮凝劑的影響下一篇污水處理藥劑的工作原理 |